索引號 | 00001434911610429016021738F/2022-06410 | 主題分類 | 其他 |
文號 | 旬政辦發[2022]35號 | 發布機構 | 旬邑縣 |
公開日期 | 有效性 | ||
主題詞 |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園區管委會,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咸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咸陽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管理辦法>的通知》(咸政辦發[2022]50號)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是發布政府信息、開展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提供利企便民服務、深化政民互動的重要窗口,其建設應用管理水平是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文件要求,結合各自職能職責,配合做好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推進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運行,為企業群眾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旬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16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派出機構、直屬事業機構:
《咸陽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管理辦法》已經2022年8月19日市政府第十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咸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8月23日????????
咸陽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加強全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推進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國辦秘函〔2019〕19號)、《陜西省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陜西省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管理細則的通知》(陜政公開辦〔2021〕18號)等法規文件和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政府網站是指全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派出機構和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在互聯網上開辦的網站。政務新媒體是指各級行政機關和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在微博、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第三方平臺上注冊并開設的政務賬號或應用,以及自行開發建設的移動客戶端(APP)等。
第三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的主要任務是發布政府信息、開展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提供利企便民服務、深化政民互動、收集社情民意、引導公眾輿論、化解社會矛盾等,其建設應用管理水平是全市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各級主管主辦單位要遵循管辦分離、統籌規劃、互聯融合、分級分類、需求引領、正確導向、開放創新、集約節約、保障安全等原則,為企業群眾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第四條??市政府辦公室是全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工作,督促各單位及時更新政務公開內容。主辦“咸陽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以下稱市政府門戶網站)。市大數據管理局負責全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日常監測、運行管理,指導全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的開設、整合、變更和關停等工作,承辦市政府門戶網站。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咸陽政務服務網的規范建設、運行維護、內容保障工作,做好與政府網站的數據和服務對接,指導監督全市政府網站政務服務版塊的建設管理。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是本行政區域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工作的主管單位,負責統籌規劃、業務指導、監督考核等相關工作。
第五條??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和市政府各部門辦公室是本級、本部門政府網站主辦單位,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按照“誰開設、誰主辦”的原則確定。
第六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建立、完善、落實信息發布、內容審核、安全審查、應急響應、專人負責、部門聯動等機制和內容保障、信息更新、值班讀網、自查整改、問題反饋、信息備案等制度。
第二章 ?開設整合
第七條?開設流程。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開設應遵循以下規定:
(一)開設原則??h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要開設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市級政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開設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h級政府部門原則上不開設政府網站,可通過縣級政府門戶網站開展政務公開,提供政務服務。市級部門原則上每個單位最多開設一個網站,各級各部門在同一平臺開設一個政務新媒體賬號。開展重大活動或專項工作,原則上不單獨開設專項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
(二)審核程序??h級人民政府擬開設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要經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同意后,由縣市區政府辦公室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提出申請,逐級審核,報省政府辦公廳批準。市級政府部門擬開設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要經本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同意后,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提出申請,逐級審核后,并報省政府辦公廳批準??h級以下政府部門(含縣級)擬開設政務新媒體,要經本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同意后,向所在縣市區政府辦公室提出申請,逐級審核后,報省政府辦公廳批準。
(三)申請標識。省政府辦公廳批準開設政府網站后,主辦單位要按規定向編制部門提交中文域名注冊和加掛黨政機關網站標識申請,注冊政府網站域名,并在底部功能區列明中文域名等內容;向通信管理部門履行備案手續;根據網絡系統安全管理要求向公安機關備案;在網站底部加掛市互聯網舉報中心標識。主辦單位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提交政府網站基本信息表,經逐級審核并報國務院辦公廳批準獲取政府網站標識碼后方可上線運行。
(四)發布公告。經省政府辦公廳同意開設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半年內必須上線正式運行。新開通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需在市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上發布開通公告,開通公告信息在首頁顯著位置懸掛且保留時間不得少于30天。
第八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下線、整合應遵循以下規定:
(一)臨時下線。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由于整改、系統升級等原因可臨時下線,每年不得超過1次,下線時間不得超過30天。臨時下線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由主辦單位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提出申請,逐級審核,經省政府辦公廳審批同意后,方可臨時下線,同時在本網站或政務新媒體和本級政府門戶網站或政務新媒體發布公告。臨時下線公告信息在網站首頁公告欄置頂懸掛。
(二)緊急關停。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因遇不可抗力導致長時間斷電、斷網等情況,或因無法落實有關安全要求被責令緊急關停,主辦單位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向市政府辦公室、市大數據管理局報備,不計入當年臨時下線次數。未及時報備自行下線的,市政府辦公室要對主辦單位負責同志嚴肅問責。
(三)退出監管。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因機構改革等職能發生變化,不再具備行政職能的,應由主辦單位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提出申請,附編制部門批復文件,逐級審核,經國務院辦公廳審批同意后,方可退出監管。退出監管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應在1個月內變更域名、黨政機關標識和刪除政府網站標識碼、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等。
(四)注銷關停。市縣兩級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一般不得關停。其他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因無力維護、主辦單位撤銷合并或按集約化要求需注銷關停的,由主辦單位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提出申請,逐級審核,經省政府辦公廳同意后,方可啟動注銷關停工作。擬關停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原有內容應做整合遷移,并在首頁顯著位置懸掛關停遷移公告,公告信息至少保留30天,隨后向編制、通信、公安管理部門注銷注冊標識、證書信息(如黨政機關網站標識、ICP備案號、公安機關備案標識等)、域名和賬號信息,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和全國政務新媒體信息報送系統中填寫網站變更狀態;原有內容遷移完成后,要在市政府門戶網站或政務新媒體發布公告,說明原有內容去向。
(五)信息變更。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負責同志、聯系方式、網站域名、欄目的主體結構或訪問地址等信息發生變更的,2個工作日內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書面報備,同時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和全國政務新媒體信息報送系統中更新相關信息。
第三章??域名管理
第九條??域名規范。政府網站要使用以“.gov.cn”為后綴的英文域名和符合要求的中文域名,不得使用其他后綴的英文域名。一個政府網站原則上只能注冊一個中文域名和一個英文域名。
市政府門戶網站使用“www.xianyang.gov.cn”域名。市政府部門開設的部門網站使用市政府門戶網站的下級英文域名,結構為“○○○.xianyang.gov.cn”,其中“○○○”為本部門名稱拼音或英文對應的字符串(字符串長度包括但不限于3為長度)。
各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使用“www.□□□.gov.cn”結構的英文域名,其中“□□□”為本地名稱拼音或英文對應的字符串(字符串長度包括但不限于3為長度)。
第十條??政府網站域名注冊、注銷應遵循以下規定:
(一)市大數據管理局負責xianyang.gov.cn域名日常管理工作,要建立統一的域名管理臺賬,做好與相關部門的協同聯動及重要信息通報共享。各縣市區政府辦公室負責各自政府域名的注冊、注銷和日常管理工作。政府網站主辦單位按照“誰開設、誰申請、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管理政府網站域名。對于停止使用的中英文域名,應向中央編辦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注冊管理中心、中央網信辦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申請注銷。
(二)市政府部門申請或注銷部門網站域名,經本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同意后,向市大數據管理局提交申請,經審核后按照審批意見分配或收回市政府門戶網站域名的下級域名。市政府部門原申請的獨立域名的注銷,由原申請單位向域名注冊機構自行申請注銷。
第四章 ?功能建設
第十一條?政府網站功能主要包括信息發布、解讀回應、政務服務、政民互動等方面。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公開為先、服務為本,尊重群眾、順應民意,積極利用、引導輿論,及時高效、真誠互動,保證首發、確立權威的原則,回應熱點關切。
第十二條??政府網站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主動公開章節全面公開內容。
第十三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要切實做好政務服務。
(一)咸陽政務服務網是市政府門戶網站實現網上政務服務的窗口,市政府部門網站和各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依托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咸陽政務服務網構建權威、便捷的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
(二)市政府門戶網站依托全省統一的身份認證平臺實現與咸陽政務服務網“一號登錄”,依托統一政務服務信息資源庫,實現與咸陽政務服務網跨站搜索。市政府部門網站和各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要加快全市政府網站集約化改造,實現全市網站和政務服務統一標準、統一認證、統一服務。
(三)政務新媒體提供辦事服務應依托陜西政務服務網和本地本部門已有的辦事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同源、發布同時、資源同享、服務同根。
第十四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要切實加強政策解讀、互動交流、輿情回應功能建設。
(一)市大數據管理局建設全市統一的互動回應平臺,市政府部門網站和各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建立健全留言評論、征集調查、咨詢投訴等功能模塊,持續開展互動交流。要開設在線調查征集渠道,于活動結束后1個月內匯聚網民意見建議并公開反饋結果。政務新媒體原則上不得關閉留言、評論和私信等功能。
(二)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定期整理網民咨詢及答復內容,按照主題、關注度等進行分類匯總和結構化處理,編制形成知識庫,并實行動態更新。要利用智能問答機器人等24小時在線自動解答用戶咨詢。
(三)政府網站發布本地本部門的重要政策文件時,應同步發布多角度、多形式的政策解讀產品,同時做好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的相互關聯。
(四)對重大突發事件,要在宣傳、網信部門的指導下,及時發布由相關回應主體提供的權威信息,公布客觀事實,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對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要邀請相關業務部門作出權威、正面的回應,闡明政策,解疑釋惑。對涉及本地本部門的網絡謠言信息,要及時發布辟謠信息,以正視聽。
第十五條??政府網站要開展響應式設計,自動適配多種終端,加快向移動終端、自助終端、熱線電話等多渠道延伸,提供多樣便捷的信息獲取和辦事渠道,多渠道傳播政府聲音。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應用,加快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政務服務線上線下、12345政務熱線等“多位一體”融合發展,結合用戶行為信息,精準研判潛在需求,主動為用戶推送關聯度高、時效性強的信息或服務,分析研判社情民意,引導社會公眾依法參與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
第五章??保障機制
第十六條??各級主管、主辦單位要配備足夠工作力量負責本地區、本部門、本系統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的日常監管和運維工作,做到專崗專責。領導班子中要明確一名主管領導,具體分管組織領導、協調推進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第十七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不斷提高運維管理水平。
(一)發布審核制度。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要明確專人負責,信息審核人員須與編輯發布人員分設。編輯發布人員負責信息發布的時效性、信息內容的準確性,確保信息內容與業務部門提供的原稿一致,發現原稿有問題時須及時溝通,發布前對審核人員審核過的文稿再次進行校對。信息審核人員負責對擬上網信息是否符合相關政策法規、文字表述和格式是否規范進行審核,并對能否上網發布和內容保密性進行審查,政務新媒體原則上只轉載黨委和政府網站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稿源單位發布的信息,不得擅自發布代表個人觀點、意見及情緒的言論,不得刊登商業廣告或鏈接商業廣告頁面,不得給與本單位工作職能無關的內容點贊。
(二)內容保障制度。政府網站應按照《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要求及時更新。凡是政府網站首頁信息及動態、要聞類欄目2周未更新;通知公告、政策文件類欄目6個月未更新;未提供網上有效咨詢建言渠道;政務咨詢類欄目有效留言3個月未回應;應更新但長期未更新的欄目數量超過(含)10個;空白欄目超過(含)5個等任一情況,即單項否決,判為不合格網站。政務新媒體超過14天不更新判為不合格政務新媒體。
(三)讀網值班制度。加強日常監測,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確定專人每日對整體運行情況、鏈接可用情況、欄目更新情況、信息內容質量等進行日常巡檢,及時發現問題、糾正錯漏。
(四)留言辦理制度。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應加強與公眾的互動交流,廣泛傾聽公眾意見和建議。開設互動交流欄目,加強審核把關和組織保障,建立網民意見建議的受理、處理和反饋等機制。對網民留言,應迅速辦理,力爭當日有效回復,答復時間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不得推諉、敷衍、超期答復。
工作年報制度。市大數據管理局負責編制《咸陽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經市政府辦公室審核后予以公開;負責編制并發布《咸陽市政府網站監管年度報表》《咸陽市人民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各縣市區、市政府部門網站主辦單位負責編制各自《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政府網站工作年度報表》于次年1月20日前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各自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市政府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于次年1月30日前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各自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各縣市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于次年2月20日前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各自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
(六)定期培訓制度。各縣市區、市政府部門要將政府網站工作納入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必學內容,市大數據管理局每年組織開展全市政府網站管理相關業務培訓;各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市政府部門網站主辦單位每年應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培訓,不斷增強政府網站工作人員信息編發、政務服務、輿情研判、回應引導、應急處置能力,鼓勵新聞編審人員參加媒體行業專業技能培訓,強化運用政府網站履職能力。
第十八條??各級財政要合理安排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監管考核、日常運維、安全防護、人員培訓等相關費用,足額納入部門預算。
第六章??安全防護
第十九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貫徹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技術防護和網絡安全監測預警技術能力建設,對攻擊、侵入和破壞行為以及影響正常運行的意外事故進行防范,確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穩定、可靠、安全運行。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除了要符合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外,還要優先采購信創軟硬件系統設備,支持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
第二十條?加強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及監測處置工作。
(一)主辦單位要加強政府網站安全保障,完善數據備份及防攻擊、防病毒、防篡改等安全防護措施,每季度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安全自查。網信部門每月對全市政府網站進行安全技術掃描,每年進行安全管理工作檢查,及時處置網絡、數據庫、防火墻、業務系統、應用服務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二)加強政府網站域名安全日常監測和檢查評估,及時發現域名被劫持、被冒用等安全問題,健全完善處置機制,提高應急響應處置能力。
(三)對監測發現或網民舉報的假冒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經核實后,被假冒的網站主辦單位應及時核實并報市政府辦公室和市網信辦,并由網信部門負責對假冒政府網站進行依法處置,由公安機關應會同有關部門對假冒政府網站開辦者等人員依法予以查處。
第二十一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信息維護的賬號、密碼由各單位專人專管,不得泄漏。各主辦單位應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安全保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對因工作失職導致信息安全事故的,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第二十二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使用的關鍵設備和安全專用產品要通過安全認證和安全檢測,要優先采購信創軟硬件系統設備,所用服務器不得部署在境外,禁止使用境外機構提供的物理服務器、云平臺和虛擬主機。
第七章??監督考核
第二十三條??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大數據管理局負責,按照“日監測讀網、月檢查通報、季公開、年考核”的方式,對全市政府網站建設、運行、管理等工作進行常態化監管,發現問題及時通報、督促整改。檢查和考核結果納入全市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和年度績效評估范圍。
第二十四條??強化結果運用。對考評優秀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要推廣先進經驗,給予相關單位和人員表揚和獎勵。對在國務院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工作中,被認定為不合格或被點名批評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視情況采取約談、書面檢查、通報批評等措施進行責任追究,情節嚴重、造成重大影響的,依據黨紀政紀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二十五條??嚴肅督辦問責。市大數據管理局加大對全市政府網站的監督、檢查和管理,對未按有關程序和要求擅自開設、關停政府網站的,被認定為不合格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的,問題整改不積極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的,未主動與市政府門戶網站對接和共享數據的,責令限期整改并全市通報批評。對季度通報中連續2次排名后三位或被通報為不合格等次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采取約談、責令暫時和永久關停等措施。
第八章??附 ?則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關于做好政府網站年度報表發布工作的通知》(國辦函〔2018〕12號)、《關于加強政府網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國辦函〔2018〕55號)、《陜西省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陜西省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管理細則〉的通知》(陜政公開辦〔2021〕18號)等要求執行。
第二十七條??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網站原則上視為政府門戶網站管理。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市大數據管理局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政策解讀鏈接:圖解:旬邑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咸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咸陽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管理辦法>的通知》的通知(點擊查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